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七部委联合印发了,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再次被明确提出。6年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研究建立绿色消费积分制”。绿色消费积分制6年后再次明确提出,如今有什么不同?
匡贤明:绿色消费积分制是指消费者在利用或购买环保型商品及服务时可获得相应积分,这些积分既是消费者绿色消费的记录,也可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绿色消费积分制对消费者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消费者绿色消费的记载,表明消费者消费绿色化的程度。二是激励消费者绿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发展。
赵秀娟:理论上,实施该制度后,消费者在短期内会增加管理积分的麻烦,但是可以降低购买绿色产品的成本,从而获取购买绿色产品的好处。从长期来看,由于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节约了资源、能源,可以让人们享受更加舒适的生态环境,从而提升幸福感。实践中,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决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价格和产品本身的因素之外,还会受到收入、年龄、性别、环保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和静钧:绿色消费积分制作为一项政策红利,对消费者而言是一项利好,引导和鼓励消费者的绿色低碳消费。理论上,若把所有消费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消费产品所造成的碳排放在社会总排放中占据比较高的比例,积分制度可以有效地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效果明显。而实践中,单个消费者由于消费量微小,消费场所不一,积分又需要一定时间积累之后才能兑换实物,有可能造成激励不足。
赵秀娟:2016年,国家发改委提出“研究建立绿色消费积分制”,只是向市场释放了一个鼓励绿色消费的信号。2020年,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了“双碳”目标,即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政府之前采取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措施,从供给端来降低生产领域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越来越小,通过需求端—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来降低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就显得很有必要。2022年初,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重提“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并将其作为促进绿色消费的市场化激励措施之一,表明了在我国实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的迫切性,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实施这一制度的时机相对成熟。
和静钧:随着近年来区块链等场景建设,大数据技术,消费者的跨地区、跨平台消费与出行的增加,创建全国性统一积分记录的技术可能性越来越高,这与之前某一厂家或商家或地方政府的零星式推广的“方法学”大为不同,一旦建成更广泛的统一积分记录,消费者的积分交易可能性就会增加,使积分的边际激励效应产生更好作用,为社会争取早日进入碳达峰及碳中和创造条件。
匡贤明:作为激励绿色消费的重要举措,时隔六年再次明确提出绿色消费积分,一是背景发生变化。我国明确提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消费领域的作用不容低估。二是居民消费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绿色消费理念加快普及,绿色消费成为重要的消费构成。因此,从目标导向出发和从现实消费结构出发,再次提出绿色消费积分制,是增强绿色消费的重要动力。
和静钧:从需求侧上看,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建立在激励制度上,个体的消费能力与激励是正相关关系。所以,如果积分计算只是简单地以消费能力为基础,就会产生绿色收益公平的问题。消费越多,意味着碳排放越多,反而越得到制度的奖赏,而低收入者虽然消费能力不高但绿色贡献却不低。所以在推行绿色积分制度之时绿色公平也应该考虑其中。
匡贤明:绿色消费积分制要发挥引导绿色消费的作用,需要在产品、场景、应用等方面综合设计。扩大绿色消费产品与服务。产品与服务越多,积分制效果越好。除了购买符合环保标准的商品消费外,一些绿色消费行为也可以获得积分。比如,垃圾分类、使用共享单车等。在这方面,可以考虑“互联网+积分”模式,一方面连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引流,重燃积分价值;另一方面,提升用户活跃度,最大化实现消费用户、消费商户积分价值的双赢局面。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全国性的绿色消费积分平台,鼓励行业协会、平台企业、制造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共同参与,推出更丰富的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场景,使绿色消费积分发挥更大作用。
赵秀娟:绿色消费积分制度面临着绿色产品或绿色消费场景的认定范围、参与主体、积分数额的设置、积分兑换商品的时间、积分的其他用途、消费者认同等问题。在绿色产品方面,可以先从低能耗电器和简单场景入手,逐步扩大到其他绿色产品及复杂消费场景;在参与主体方面,让企业和消费者作为该制度的实施主体,由企业作为绿色消费积分制度的管理方和出资方。当然,政府也不能缺位,政府可以为企业从事绿色产品的研发活动提供便利,既可以避免国外反补贴调查,又可以减轻财政负担。在积分设置方面,建议借鉴“北京冬奥会碳普惠项目”的做法,确保积分数额发放的客观、准确,另外建议缩短积分兑换商品的时间,探索积分的其他用途,比如允许消费者在CCER(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中将积分卖给企业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在消费者认同方面,建议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提升消费者获得绿色消费积分的荣誉感。
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0 年,绿色消费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消费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健全。
“探索实施全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建立本地绿色消费积分制度,以兑换商品、折扣优惠等方式鼓励绿色消费。”
2022年1.18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局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再次被明确提出。
这次规定,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我国有关部委国家机关正式以规章方式确立了“消费积分”的存在,是以国家部委规章的立法形式,正式确立了“消费积分”的存在性、有效性及合法性,以及可运用和其商业价值,让企业经营实务有法可依。先有消费者变消费商、后有绿色消费返利积分:消费者变消费商。
一直以来国家的法律、法规上,没有哪一部法律确立“消费返积分”的字眼或字词。
2016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研究建立绿色消费积分制”,只是向市场释放了一个鼓励绿色消费的信号。
2020年,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向国际社会承诺了“双碳”目标,即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政府之前采取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措施,从供给端来降低生产领域的碳排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越来越小,通过需求端—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行为来降低生产领域的碳排放就显得很有必要。
2022年初,国家发改委等七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再次被明确提出。
《方案》还规定了,鼓励各类销售平台制定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激励办法,通过发放绿色消费券、绿色积分、直接补贴、降价降息等方式激励绿色消费;鼓励行业协会、平台企业、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等共同发起绿色消费行动计划。
绿色消费积分制作为一项政策红利,对消费者而言是一项利好,引导和鼓励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能消费。
消费者向商家购买商品或服务,由商家给予一定的返利政策,通过积分方式累加和网络上记录,最后消费者凭积分购买或兑换产品,让消费者一份钱掰开两份花江南体育,让消费者尝到绿色积分消费的甜头。
一直花积极响应“新型消费+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建立“企业数字化+智慧生态圈”商业模式,重构商家、消费者、平台三者的关系,把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通过消费补贴机制形成多方共赢的通道。
通过绿色消费补贴的有效植入,让每个日常生活环节都成为拉动内需的动力,让每一次的消费即可实现价值的再生,为普通百姓提供一次绝佳的逆袭契机,为更多有梦想的人提供绝佳的创业机会和创富可能,实现轻资产甚至零成本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积分现在已经成为商家运营的一种重要手段了。在运营体系中,积分也是商家特别重视的一个版块,它是一种虚拟货币媒介,就相当于现实的金钱一样,可以让用户使用它在商家这里兑换想要的商品,同时引导用户的行为,帮助商家完成目标人群增长和收益提高的目的,这就是积分的能力体现。
对于用户而言,不仅提升了积分的使用效率,带来经济价值;对于商家而言,提升了积分的消耗频率,盘活沉睡用户,同时有助于用户忠诚度的培养。
一直花以绿色消费积分制度为理念,通过绿色积分模式,将积分数字化、合规化,充分地发挥生产关系当中消费者和商户的最大合力,形成平台、联盟商家、消费者三位一体,多方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模式。
以“绿色消费积分制”为主导,推动消费市场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的号召,全面启动“绿色积分补贴”项目,以绿色、创新和公益带来影响行业的消费福利,赋予经销商和新老客户更多权益、优惠和动能。
电子商务一直以来的发展模式是,以产品为基础,在解决产品的生产、分配、供应、流通之后,通过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消费流程戛然而止。
在有了消费返积分政策方案指导下,一直花链接线上商城、线下联盟商家和消费者,打破原有发展壁垒,借助智慧数字生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在消费终端,以消费补贴等鼓励绿色消费,挖掘消费需求并逐渐培育起消费者信心,更快地进化与适应新业态,最大化实现企业、厂商、商户、顾客的绿色消费价值共享多赢。
通过积分机制的新改革、新变化、新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号召,助力《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