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烘炉前条件的确认 1.1 供风系统 a、 高炉鼓风机可正常向高炉供风; (热风炉烘炉结束前 5 天,责任单位:生产科调度室) 、 b、 与风机房的生产联系信号均已经过试验,状况良好; (烘炉前一周,责任人:卢鸣) c、 热风炉烘炉完毕,气密耐压试验已进行,处理事项已完成;热风炉已进入生产状态。 (烘炉前 5 天, 责任人:范文祥) 1.2 供料系统 a、 高炉具备受料条件(烘炉前 2 天,责任人:胡勤) ;原燃料运输系统可稳定、连续向高炉供料(烘炉 前 2 天,责任单位:生产科) ;原燃料厂际计量设备已达标,可正常投运; (烘炉前 2 天,责任人: 汪尊光) b、与港务原料厂、三烧、焦化厂的计算机通讯已开通。 (烘炉前 5 天,责任人:钱亚平) 1.3 运输系统 a、 与运输部、汽运处有关资材及水渣、焦粉、烧结矿粉、除尘灰、干渣、残渣铁、炉前垃圾等的运输 作业计划、制度已排,车辆已落实、派定(烘炉前 5 天,责任单位:生产科) ;相关的计量设施已达 标,可正常使用; (烘炉前 5 天,责任人:汪尊光) b、 320t 混铁车的内衬已全部砌筑完,并至少烘烤好8台; (烘炉前 5 天,责任单位:生产科) c、 铁水运输计划、配罐方案、开炉用配罐方案已排定,并进行了炉前对罐的演练。 (烘炉前 2 天,责任 单位:生产科、二车间) 1.4 能源供应系统 a、 蒸汽、压气、N2、O2、焦炉煤气均通至现场且用量有保障; (烘炉前 5 天,责任人:李明如) b、 管道上的阀门已逐个进行关、闭试验,各阀门开关灵活,无泄漏; (烘炉前 5 天,责任单位:二车间) c、 各供气管路排水水封已贮水完毕。 (烘炉前 5 天,责任单位:二车间) 1.5 通讯系统 a、 各种联系信号已通过试验,状态良好; (烘炉前 2 天,责任人:钱亚平) b、 各种电话已正常投入使用;必要的无线通讯系统已备齐。 (烘炉前 5 天,责任人:卢鸣) 1.6 高炉本体及辅助设备 1.6.1 高炉冷却系统 供、排水系统各项投产准备工作已结束,设备正常,进入生产状态。 (烘炉前 2 天,责任人:夏爱征) 1.6.2 高炉本体 a、 铁口泥包制作完毕,铁口排煤气管已埋入,烘炉管已安装好; (烘炉前 10 天,责任人:杨兴保) b、 炉前主沟、渣铁沟、摆动流嘴等均已砌筑、浇注完毕; (烘炉前,责任人:芮明华) c、 炉前行车、开口机、泥炮等设备试车完毕,可正常使用; (烘炉前 15 天,责任人:杨兴保) d、 炉前工器具及消耗性资材已准备齐全; (烘炉前 15 天,责任人:杨兴保) e、 所有排气孔、灌浆孔均有相应的帽盖,以备高炉气密耐压试验时封堵之用。 (烘炉前 15 天,责任人: 杨兴保、夏爱征) 1.6.3 高炉炉顶系统已调试完毕,设备正常。 (烘炉前 5 天,责任人:胡勤、范文祥) 1.6.4 上料系统的所有设备均处于正常状态,随时可投入使用;矿槽已可以进料;槽下称量设备已标定; (烘炉 前 5 天,责任人:胡勤) 1.6.5 高炉煤气系统的各设备均具备正常投运条件,有关的试验已进行完毕; (范文祥) 1.6.6 Ovation 系统调试完毕,运转正常。所有仪表已调试、标定完毕,相关仪表已投入运行; (烘炉前 5 天,责 任人:钱亚平) 1. 7 外围配套部分
均排压阀 炉顶、重力除尘器、1、2VS 煤气系统各吹扫 N2、蒸汽阀 炉顶各人孔 炉顶上、下密封阀 上料闸、下料闸 炉顶插板阀 探 尺 气密箱 下阀箱 溜 槽 炉顶喷水 十字测温 各灌浆孔探瘤孔 各段冷却壁、板 风口 直吹管冷却 炉底冷却 铁 口
·关 闭 ·关 闭 ·关 闭 ·关 闭 ·关 闭 (气密试验时要打开) ·处于检修位置 ·球阀关闭 ·正常通水、通 N2 ·正常通 N2(插板阀关闭时不通 N2) 处于待机状态 停水、停 N2 正常水量通水 开启(气密耐压试验时封闭) 烘炉中 1/2 水量通水 ·26 个风口烘炉管已安装好,盲板已撤,直吹管装 好,窥视孔盖关闭 # # ·30 、14 、23#、7#风口电偶已安装好 ·烘炉中通1/4 水量 ·烘炉中通正常水量 ·泥炮做好,排煤气管已埋入 ·排煤气管出口帽盖开启 (气密耐压试验时关闭) ·底部装沙子,盖住排灰孔即可 ·放散阀关闭;遮断阀开启 ·排灰阀关闭 ·喉口翻板全开 ·放散阀关闭 ·喉口洗涤水、喷淋水开,按正常水位控制 ·全 开 ·烘炉中按顶压要求调节 开 开2个 水封 闭(请供气厂关闭) 闭 开 闭 闭 开 闭
铸铁机、生铁库、碾泥机、渣处理等系统均已具备正常生产条件。 (烘炉前 5 天,责任单位:相关车间) 2、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 2.1 排煤气管制作与安装(烘炉前 9 天,责任单位:检修车间 责任人:吴丰保) 排煤气管为双环盘管,外环为七边形,内环为正六边形。采用φ159×6 无缝钢管制作。各管之间包括两环 之间的联通管均相同,气体可在盘管内任意流动。其结构尺寸见图 1。安装位置见图 2。 所有水平管按图 3 所示下半圆钻φ25 孔 4 排,孔间距 100mm。相邻两排孔按棋盘式排列。与铁口相联的 上升管不钻孔。水平管无孔部位及上升管的四周均焊有锚固件,外部喷涂层厚 40mm,CN—130 喷涂料。锚固 件间距 200mm,相邻两行错开。
整个盘管用 14#槽钢支起,槽钢布置见图1,盘管上沿(不含喷涂层)距炉底 300mm。各节盘管制做(包 括钻孔、锚固件焊接)在炉外完成,盘管接口的焊接及喷涂料施工则在炉内进行。 2.2 烘炉导管制做与安装(烘炉前 9 天,责任单位:检修车间 责任人:吴丰保) 2.2.1 烘炉导管结构 用φ102×4(风口最小内径φ110mm)无缝钢管制做,下端为喇叭口,喇叭口下沿距炉底 500mm,用φ 20 圆钢做成支架撑住。其水平段长度有三种类型,分别为 2000、3200、4800mm,垂直段长 5800mm(包括喇叭 口),详见图 4。
高压阀组 调压阀组后的 9、10、11 号放 散阀 消音器人孔 3m 水封 水封前盲板 高炉加湿系统 高炉放风阀 倒流休风阀 热风炉混风闸阀 热风炉混风蝶阀 炉顶摄像孔
4·高炉烘炉操作(责任单位:二车间 责任人:当班工长、热风工) ·高炉烘炉操作 4·1 总则 a、采用热风炉烘炉,烘炉曲线的温度控制以热风温度为准。风口前端温度做参考,不做调节依据。 b、烘炉时间计划为 13 天,即升温 6 天,保温 2 天,降温(包括凉炉)5 天。 c、烘炉废气由调压阀组后、水封前的 9、10、11 号放散阀及消音器入孔放出。炉顶放散阀仅在对烘炉 进程做调剂时使用。
150~60 48 凉炉 4·2·2 凉炉阶段 当风温降至最低后,炉顶、风口前端、风口上方以及炉底温度与风温接近时,即应转入休风凉炉阶段。 操作程序如下: a、按休风程序进行休风操作; b、卸下所有吹管,弯头处加盲板;
c、确认 4 个炉顶放散阀全开; d、只有当炉内温度(以炉底温度为准,参照风口前段与上方温度)60℃时,炉凉阶段才能结束,才可 转入下一步工作。 4·3 烘炉初期操作 a、开始送风时,务必先由混风管送入。即先开启混风闸阀(混风调节阀事先已全开) ,然后根据烘炉曲 线对风温要求,决定是否经热风炉送风。 b、若需经热风炉送风时,其操作步骤是:开热风阀、开冷风闸阀,然后根据需要手动缓缓开启冷风调 节阀(蝶阀) ,将风温调至所需水平。 3 3 c、初始风量可使用 400m /min,30 分钟后可将风量加到 1500 m /min。风量调节幅度不宜过大,一般每 3 次增减以 200 m /min 为宜。 d、风量已加至额定风量,风温稳定再 150℃左右,1 小时即可开始按曲线)表 5 调节顺序 序号 现象 调节顺序 风温 炉顶温 度 1 2 3 4 5 6 7 8 ① ③ ③ ② ① ① 少开② 少开② 气密箱 温度 风量 炉顶压 力 风温 风量 炉顶压 力 炉顶放 散阀
①由 风 口 中 心 插 入 、 深 入 炉 内 300~500mm; 风口前端 ② 小风口与电偶间空隙用泥堵堵实不得漏 1 2 0~600 14#、30# 热电偶 风; ③ 电偶外端应设法固定,以免被风顶出伤 人。 ① 使用铠装电偶,由风口中心引入,周围 用泥堵死; 风口上方 # 2 1 7 0~600 ② 电偶热端位于风口中心线mm 电偶 靠炉衬处; ③ 炉内应有相应支架,使电偶得以固定。 ① 使用铠装电偶,通过风口中心引入,周 围用泥堵实; 炉底中心 3 1 23# 0~600 ② 热端位于炉底中心耐火砖上; 电偶 ③ 电偶的炉内部分要固定在附近支架上以 免被风吹移。 2.5 膨胀测量装置安装(烘炉前 6 天,责任单位:检修车间 责任人:吴丰保) a、分两层设置 ·炉体 34800 取样器平台。测量装置已有设计。 ·炉顶钢圈 44255 平台。测量装置要制作安装。 b、每层四个,按煤气上升方向设置。 烘炉前有关设备状态的确认(烘炉前 2 天,责任单位:二车间 责任人:胡勤江南体育、范文祥) 3、烘炉前有关设备状态的确认 表3 烘炉前设备状态确认 序号 设 备 名 称 应 处 状 态 1 N01~4 炉顶放散阀 ·关 闭
d、严格控制炉顶温度和气密箱温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炉顶温度超过 300℃和气密箱温度超过 70℃。 e、在炉顶温度、气密箱温度低于上限的情况下,在保持规定烘炉温度的同时,应争取使用较大的风量, 以加速干燥过程。 f、顶压一般可控制在 0.02~0.025Mpa 范围,用调压阀组进行控制。 g、烘炉结束时间的最终确定,应视实际烘干程度而定: ·各排气孔不再有水汽排出,且已持续一段时间; ; ·废气的湿度比较稳定,接近大气湿度(差值小于 1g/m3) 4·2 烘炉曲线 1d 1
水平段长度 根数 2# 4# 6# 22# 24# 2.0m 14 26# 28# 29# # # # # # # # # # 3 5 9 13 16 18 21 25 27 3.2m 9 1# 11# 19# 4.8m 3 2.2.2 烘炉导管的安装 按“2.2.1”节规定将不同水平段长度的烘炉导管装在规定的风口位置。水平端插入风口内约 200~400mm, 周边空隙用石棉绳堵死。各烘炉导管之间用拉筋点焊联成一体,务使稳固、送风后不移位,且其上可支撑φ 9400mm 的封板。 2.3 风口上炉缸封板的制做与安装(烘炉前 9 天,责任单位:检修车间 责任人:吴丰保) 封板为φ9400mm 的圆盘,距炉墙为 850mm 的环隙,见图 2 所示。 封板采用δ=2mm 薄板制做,在炉外裁成相应的条块,从风口运入后,在炉内点焊连接,整个圆盘搭在 烘炉导管上,可用点焊或螺栓、铁丝相应固定在烘炉导管或拉筋上。 烘炉导管及封板在烘炉后均要拆除,并运至炉外。因此在联接、固定时要考虑到拆除方便。 2.4 烘炉用热电偶安装(烘炉前 6 天,责任单位:机动科、自控所) 共安装四个热电偶,安装位置及要求见表 2。 表2 热电偶安装位置 2 要求 数 安 装风 测 量 范 量 口号 围 ℃